文章目录[隐藏]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ML280螺旋钻采煤机推进机构的设计含论文,CAD图纸
![ML280螺旋钻采煤机推进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https://www.chilunren.com/wp-content/uploads/2021/02/1612596711-111.jpg)
ML280螺旋钻采煤机推进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摘 要
本毕业设计由一般设计和专题设计两大部分组成,主要设计思想是以本机械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最优化设计。
一般设计部分主要是对螺旋钻采煤机的工作机构进行的优化设计,本文所设计的ML280螺旋钻采煤机,首先通过对螺旋叶片的受力分析和钻杆的输送能力进行的设计,建立了以螺旋钻杆输送能力最佳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对螺旋钻的参数化进行的设计,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本文结合本机械专业知识和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对钻头的转动齿轮和推进液压缸进行了设计。
专题部分的设计着眼于对螺旋钻头的设计,通过对煤层性质的分析,以截煤理论和力学知识为基础,建立了钻头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本专题主要是对截齿的干涉和螺旋钻头的截煤能力进行研究,并建立以截割能耗最底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对截齿的布置进行最优化设计,通过计算机MATLAB和LINGO编程求得截齿的布置参数;同时在PRO/E软件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观察钻头的干涉情况。
关键词: 螺旋钻采煤机;螺旋钻头;干涉;优化设计
ABSTRACT
This diploma winning design is contained two parts, one part is general designs and the other part is dissertation. The thought of my paper is optimum design what base on my major profession.
The general part is optimum design on the mainly work organization which drive the twist drills to cutting the coal, the shearder designed in this paper ML280. First through analysis the stress of the screw blade 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auger stem, setting up optimum model which objective is making the transportation capability maximizing, then can gained the parameter of the auger stem. This model has achieved excellent effect. This text combines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enchirid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ed drive wheel gear an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The dissertation is focus on the auger bit studying, through analysis the character of coal seam, and base on the theory of excavate coal and dynamics, then establish the model which objective is making the cutting power cost minimizing, then compile the MATLAB and LINGO programs the resolve this problem, and get the parameter of the way of auger bits collocation. At the same time check the validity of by PRO/E software, in order to observed the auger bit interference status.
Keyword: shearder; auger bits; interference; optimum design
1 绪论
1.1采煤机的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出了链式采煤机,这种采煤机是通过截链截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工具,其工作效率低。同时德国研制出了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50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式采煤机,在这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这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安装有截齿,用截煤滚筒实现落煤和装煤。这种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
这种采煤机的主要缺点有二点:其一是截煤滚筒的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进入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苏联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革命性改进。其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其二是把圆筒形截割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式截煤滚筒,即螺旋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项关键的改进是滚筒式采煤机称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可调高螺旋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与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配套,构成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使煤炭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从此,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成为各国地下开采煤矿的发展方向。自70年代以来,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率、遥控、遥测方向发展,其性能日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矿自动检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经在采煤机上的到应用。
1.2我国采煤机的发展展望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开发高产高效矿井综合配套技术是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世界采煤机发展潮流和煤炭科技前沿最新消息,我国采煤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攻关研究,尽快赶上世界水平。
1.2.1大功率、大截深电牵引采煤机的进一步研究
为了满足高产高效矿井发展的需要,增产减员,增产减面,实行合理化集中生产,拟研制截割功率2X500KW~2X600KW,总装机功率1200KW~1500KW以上,截深0.8m~1.0m的高效电牵引采煤机;电机横向布置,框架式结构,无底托架,交流变频调速,供电电压3300V以上;强力型无链牵引系统,具有高牵引速度和牵引力;配用机载增压水泵和吸尘滚筒,操作方便,控制、保护齐全,性能良好。
1.2.2大功率采煤机的工况监测、故障诊断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高可靠性大功率采煤机是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合理集中生产的根本保证,采用机载计算机监测,故障诊断及自动控制系统是提高大功率采煤机可靠性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发采煤机监测传感器和机载计算机系统,以及地面中心站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专家系统,实现多参数工况监测和井下、地面两极预报型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专家系统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采煤机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保证高效连续生产。
1.2.3应用高新技术,严格管理,提高可靠性
衡量一个国家的采煤机的技术水平,首先应对其机械设备的先进行、品种、质量、可靠性、适应程度以及寿命等加以分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采煤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生产的质量、寿命、高新技术的应用、科学管理等与世界煤炭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采煤机有关部件的设计寿命是:齿轮12500h,轴承20000h~30000h,电机绝缘寿命4400h,滚筒可产煤300万吨。综合工作面采煤机一般都装有自动控制、诊断、数据传输、无线电遥控装置,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能通过诊断装置预先发现故障并及时排除。我国采煤机的齿轮、轴承、滚筒、电机等主要部件的设计寿命均低于国外水平。采煤机大部分不具有监控、诊断保护功能,不能预报诊断故障,不能保证采煤机经常处于正常状态。我国要求采煤机出150万t~200万t煤而不大修,实际上与要求还有距离。
为了满足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快速割煤提高生产力的需要,克服液压牵引的繁杂,电牵引采煤机是采煤机发展的一个趋势。与目前最先进国外采煤机相比,国内电牵引采煤机在总体参数性能方面尚有较大差距,某些关键部件的性能、功能、适应范围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尤其是无线监测、故障诊断及预报、信号传输与采煤机自动控制、传感器等智能化技术和机械部件的可靠性、寿命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根据我国煤炭生产要求和采煤机发展趋势以及针对国内电牵引采煤机存在的差距,今后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可靠性。重点完善和提高系统装置抗震、散热和防潮性能;
研究可靠的微机电气控制系统,重点提高采煤机机电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抗热效应的能力;
开发或增强电控系统的监控功能,重点研究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工况监测、显示与信息传输系统、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运行控制系统、自适应变频电路的漏电监测与保护技术、摇臂自动调高系统等;
开发四象限运行的矿用交流变频调速装置,使采煤机能适应较大倾角煤层开采的需要;
开发单机功率600KW,总装机功率1500KW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
电牵引采煤机的可利用率、可靠性和寿命的研究。
1.3螺旋钻采煤机的概述
螺旋钻采煤法在我国刚刚起步,主要用于薄煤层开采,它属于一种无人工作面开采方法。工人在支护条件良好的巷道中工作,彻底地改变了薄煤层回采工人在工作面内爬行的工作状况,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
螺旋钻采煤机是在用于露天开采的螺旋钻机的基础上逐步改造成型的。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原苏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乌克兰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出2种新型的螺旋钻采煤机,并推备批量生产形成规模。
螺旋钻采煤机可以从巷道两侧双向钻孔采煤,不需要辅助的转载设备便可回收落煤。新汶矿务局也准备从国外进口螺旋钻采煤机,用于开采薄煤层。
螺旋钻采煤法的关键设备是螺旋钻采煤机。乌克兰研制了H1D/-M型螺旋钻采煤机,在该机型基础上又研制出2种新型的螺旋钻采煤机。这2种型号螺旋钻采煤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开采工艺基本相同,都采用电机主传动、液压推进的工作方式,并由主机、钻具、多功能操作台、单轨吊、支撑液压千斤顶、钻机行走腰带、接长和叠放螺旋钻杆的装置、液压泵站和风机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