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剪切线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2021年2月7日15:14:07 发表评论浏览:617

文章目录[隐藏]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含论文,CAD图纸

冷板剪切线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冷板剪切线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冷板剪切线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冷板剪切线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

摘要

武钢辉宝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武钢辉宝第一家大规模连续生产冷轧卷带金属复合材料的工厂,其剪切生产线设备主要由开卷机校平机、纵剪机、活套坑、张力机构、剪板机等设备组成。在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上,定尺机构精确送出冷板的设定剪切长度是设计定尺机构的核心工作,也是衡量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设备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提供的参数,并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经济实用的定尺机构。要求:

1.机构传动平稳,送料准确。

2.冷板与送料辊之间不能产生相对移动。

关键词: 冷板剪切线、开卷机、校平机、剪板机、定尺机构

Abstract

The WuHan steel material co. ltd is the first domestic factory which has a large-scale to produce the cold roll matel continuesly. The shear to slice Production line is made of the openning machine, down cutting machine, school shears machine, pit machine, tension organization machine, trigger machine etc.At the opening shear and trigger produced line ,the fix ruler machine precisicely give the length of cold plank,which is the core task of design the fix ruler machine, and is also the important guideline to weigh the technique capability of the opening shear trigger produced line equipment.

The assignment of the design is through the provided parameter,and combine with the practice complexion of manufactured spot to work out a suit of the fix ruler machine ,which is cheap and applied. Required.:

1. The machine drives placiditily and delivers material precisely.

2. Between the cold plank and the deliver roller ,there is no relative motion.

Key words: the tangent of the cold plank shears, the openning machine,the shearing machine, the trigger, fix ruler machine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5)
第二章 开卷校平生产线的概述 (8)
2.1 国内金属卷板剪切生产线发展现状 (8)
2.2 开卷校平生产线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
2.2.1 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的设备组成 (9)
2.2.2 薄板定尺机构的工作原理 (10)
2.3 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任务 (10)
2.3.1 课题背景 (11)
2.3.2 设计参数 (11)
2.3.3 设计任务 (11)
第三章 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及计算 (12)
3.1 轴的设计 (12)
3.1.1 主轴的受力分析 (12)
3.1.2 最小轴径的设计计算 (12)
3.1.3 轴的校核 (14)
3.2 横梁和立柱部件 (14)
3.3 气缸的选择 (15)
3.4 齿轮齿条的设计 (16)
第四章 标准件的选择和校核 (21)
4.1 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21)
4.1.1 轴承类型的选择和尺寸 (21)
4.1.2 校核轴承的寿命 (21)
4.2 弹簧的选择 (22)
4.3 标准联接件 (23)
4.3.1 螺栓联接 (23)
4.3.2 螺钉联接 (23)
4.3.3 紧定螺钉联接 (23)
第五章 总结 (24)
附:主要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前 言

在设计之前,我想对国内外机械制造的现状做个粗略介绍。世界范围内,韩国已制定机械工业十大发展计划,包括:机械园区、尖端生产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中心、高速/智能加工、机械零件设计、纺织机械研究、模具技术综合支援中心、电子商务系统等。预期到2010年韩国机械产业的自给率达到80%,2005年则定为机械工业贸易平衡的第一年。美国企业通过网络企业对企业(B2B)的服务有效整合供应商与客户的采购和存货系统;大型汽车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和航天航空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都通过B2B在全球范围内与相关体系同步设计开发。机床业的制程管理、远端监控、故障排除和售后服务日渐普及。日本机械工业协会已制定2010至2025年机床 技术革新战略,重点在强调网络连接加工型态、信息化/智能化对应技术、远距离诊断/控制、三维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3DCAD/CAM)、环境调和、省能源、微小化、高精度、高速化对应技术等。日本虽经历十年不景气,但机床厂对未来十年市场仍乐观。各厂纷纷加强信息科技技术及网络应用、环境保护、人材培养、经营弹性、顾客满意度、收益能力等。 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目前面临的问题更是严峻:

从世界范围看,机械行业的发展是与其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应用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设备也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在电动机出现以后,机械设备开始普遍使用电动机作动力,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出现后,机械设备与其结合普遍实现了数字化控制,已经可进行镜面磨削,最高的加工精度已达10纳米(1纳米=10-9米),目前正在向纳米级加工发展。反过来看,机械行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即出现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从国内的发展过程来看,机械行业的发展充满艰辛,一波三折。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取得了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为了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外国资本先后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建等地建立了20多家船舶修理厂。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设立的柯拜船舶厂,是我国领土上的第一家机械工厂。

1866年建立的上海发昌钢铁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第一家民用机械工厂。我国的机械工业诞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烙印。自此以后直到解放前的七八十年,外国资本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机械工业,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虽有发展,但其规模远不如外资企业,而且由于社会制度的束缚,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机器制造业。

解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在曲折中前进,在大起大落中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制造业体系。从1949到1952年,是机械工业恢复与改造阶段。从1953到1957年是打基础阶段。在此期间共发展新产品三千多种,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设备的国内自给率已达到62%,1957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2.6倍。1958到1965年出现了第一次大起大落,主要由于“大跃进”的影响,1965年与1957年相比机械工业产值增长了183.6%。1966到1976年机械工业在动乱中挣扎前进。1977年发生了第二次大起大落,主要由于大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大上基本建设,超过了国力负担的可能。经过调整1983年机械工业又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1976年与1986年相比产值增长了126.9%,主要是靠增加人员和设备实现的。据统计,1984年我国共有机械工业企业22万多个,从业人员约2100万,总产值达1054.2亿元,1996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约45万个,从业人员2000多万,产值达到4000多亿元。很明显,机械工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机械行业的发展又遇到了很大困难。在机械行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明亏、潜亏、微利各占三分之一,据1994年1—9月份的统计结果显示,机械产品销售额达2526亿元,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81.1%,即2048.586亿元,但利润只占销售额的4.83%,只有98.96亿元,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9.9%,亏损企业数上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21世界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机械工业最需要创新,机械设计制造又是机械工业的基础,因此,机械设计制造的魅力历久弥新。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世界上各个发达工业国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个国家企业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他们重视制造技术。这些国家十分重视将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专利买过来,通过制造技术,形成独、特、高的产品,首先占领世界市场,这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崛起、腾飞的诀窍。机械制造工业必须依靠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来改造自己,另一方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也必须依赖于制造技术来取得新的发展。例如,在计算机的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高密集度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存储器件的制作,它们有赖于制造技术的发展。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尚包含着另一种意义。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即所谓的机械加工。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21世纪初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各国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人的差距。任何事情都应该以人为中心,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21世界创

资源下载资源下载价格39.9立即支付
以上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付费下载. 本资料已审核过,确保内容和网页里介绍一致.
无需注册登录,付款后即可下载获取完整的论文资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